<< 返回官网首页
当前位置:
我们为何不停地追忆长征
编辑来源: 超级管理员   时间: 2018-05-09  浏览: 682人次


邓佑标

来源:《新湘评论》

时间最善于奔跑。红军完成两万五千里艰苦行程的伟大事件,已过去了80年。然而,对它的纪念和思考,中国从未停止过。

历史奇迹总是像谜团一样,吸引着人们的目光。重走长征路,是人们感受长征的艰辛和伟大的一种“高级形式”,历来不乏其人。只是,红军行军的那种心境,如今已难以体会。这段路途有一半是人类的秘境,从未被污染,景色美得惊人;青稞是那时红军的食物之一,而它的味道美极了。在现代人眼里,这样的行旅似乎很浪漫。

事实上,红军长征并不那么轻松美妙。杨定华在《雪山草地行军记》里说,“峨眉山的雪,是可以供有钱的绅士阶级,不远千里而来‘赏’的。然而夹金山的雪不但不能‘赏’,而且会冷死人的。”翻越雪山,空气稀薄走不快,走慢了又冷入骨髓。

聂荣臻元帅在回忆录中写道:“过草地那些日子,天气是风一阵雨一阵,身上是干一阵湿一阵,肚里是饱一顿饥一顿,走路是深一脚浅一脚。软沓沓,水渍渍,大部分人挺过来了,不少人却倒下去了。”这样的体会,换了谁也不会觉得浪漫。

伟大的故事总是伴有“优异”的敌人。强大的敌军、恶劣的环境,装备的落后、物资的匮乏,这些“敌人”无不考验着红军。在两万五千里行军和无数次殊死作战中,红军战士忍受了极度的劳累、冻馁,穿越了地球上最险峻的峰峦沟壑和荒无人烟的辽阔草地,不知有多少人牺牲在长征路上。然而,当他们到达陕北时,抖落掉身上的尘土,却是精神抖擞、斗志昂扬。

那个逝去的时代,为何反复被提起?那段尘封的往事,为何反复被追忆?一方面,红军长征是缔造共和国的重要开始。在那里,共产党能看到奋进的初衷,老百姓能看到幸福的源头。知史者不惑,新时期许多亟待求解的问题,从红军长征这一伟大事件中或能找到答案。

另一方面,长征具有超越时代的“制胜密码”。长征的精髓,是革命英雄主义、集体主义、乐观主义的精神,一不怕苦、二不怕死的牺牲精神,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、一往无前、百折不挠、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而战的献身精神。这种精神,既是中国革命赖以成功的基础,也是新的历史时期克难攻坚的利器。

美国思想家梭罗说:“我们天性的最优秀的品质,就像果实上的那层粉霜一样,只有在搬动的时候非常小心翼翼才能保留下来。”长征精神是何等的可贵,在价值观念日益多元、多样、多变的今天,如果我们不常回头看看,不保持“小心翼翼”,失去就会在一念之间。

不久前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宁夏西吉县将台堡。在这个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方,他深情地指出:“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,我们要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、弘扬好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、长期进行,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。”这一重要论述,既强调了弘扬长征精神的高度重要性,又为我们攻坚克难开创未来指明了方向。

   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,就是我们这一代人新的伟大长征。途中,同样有“雪山”“草地”,依然要“飞夺泸定桥”“强渡大渡河”“激战腊子口”,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,风险和考验世所罕见。面对难啃的骨头、难涉的险滩、难爬的高山,只有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,不畏险、不惧失,披荆斩棘、潮头搏浪,才能尽快化梦想为现实、变蓝图为美景。